宜昌市出租车全部完成改色

未分类 09-18 阅读:94 评论:0

  自2014年8月19日开始,市运管局在经市委、市政府批准之后,着手开始对我市1704台红色出租车进行改色。

  经过一年多努力,4月6日,城区最后一辆红色出租车表漆被打磨后,喷上了市民已经熟悉的蓝绿黄三色,我市出租车改色工作画上句号。

  作为城市的窗口行业,这些“红色的士”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免费接送高考学生、爱心助残活动、积极参与文明创建宣传,涌现了一批劳动模范、行业标兵和先进集体,成为了代表宜昌城市形象的一张名片。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车型单一、车况较差、车身颜色不能体现宜昌元素、文化底蕴不足、车身及座套广告低俗等缺陷越来越突出,加之宜昌建设现代化特大城市步伐日益加快,作为服务窗口,我市出租车在硬、软件方面的提档升级迫在眉睫。

  蓝色代表蓝天,绿色代表绿地,代表安全。绿色、环保、安全,不仅是与国际接轨的理念,也传达了宜昌的城市特色。

  去年8月,我市启动出租车改色后,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了三种办法:对于刚刚投入运营一年左右的新车,由销售商召回进行免费改色;2014年8月1日之后报废更新的出租车,由汽车生产商改色后投入市场;剩下的部分则由政府出资45万元统一招标,由招标成功的汽车修理商进行改色。

  与此同时,市运管部门还引进了大众捷达、全新爱丽舍两种新的车型供出租车公司选择,并将灯箱广告更新为宜昌本土知名企业,座套则换为“文明宜昌欢迎你”的公益广告。给市民和乘客带来清新、和谐的视觉体验。

  “硬件升级完成之后,今年我们将重点抓服务质量的提升,为市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市运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然而当前面临着三大方面的压力。

  说起拼客、拒载,不少市民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类现象之所以屡禁不绝,主要原因还是运力与运量的不匹配。目前我市虽然有1727台出租车,但仍不能满足乘客的需求。

  另外,随着城区范围的扩展,如三峡物流园、点军的朱市街、艾家等一些地方逐步化为主城区,而相对应的运价体系仍然不完善,到这些地方的费用不是通过打表,还是由司机与乘客议价的方式来完成,这也是引发司乘矛盾的一个重要因素。

  随着“专车”在宜昌的兴起,乘客多、补贴高,让不少出租车驾驶员倾向于收入更多的专车服务,这也导致了从业人员流失率大。据了解,专车并没有正规运营资质,属于一项非法服务,国家正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目前,我市已查处18辆出租营运车辆私自从事专车服务,并根据相关规定每辆车罚款2万元。

标签:宜昌租车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