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竞渡、国风度假……端午消费“热”力全开
央广网6月9日消息(记者 陈越)龙舟起,粽叶香,佳节又端午,岁岁年年长安康。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民俗内涵最丰富的节日之一,在清代画家徐扬的《端阳故事图》册里,观竞渡、裹角黍、悬艾人、系彩丝组成了古人端午的“仪式感”。在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继承中进一步发掘传统节日的内涵,各地举办龙舟赛、制作特色端午粽、挂时尚艾草花束等,人们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寻找精神滋养,感受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各地以独具特色的活动,吸引着游客“打卡”度过别样端午。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端午假期首日(6月8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27亿人次,环比增长20.9%。
鸣鼓、划桨、漂移过C弯……在广东佛山,会“漂移”的叠滘龙舟又号称“水上F1”。漂移、倒挡、急停等高难度动作带给了观众们一点小小的震撼,舵手、鼓手、划手完美同频“飙”龙舟,端午氛围感瞬间拉满。“花式赛龙舟”带动节日出行消费热潮,美团数据显示,截至6月1日,佛山文旅预订单量同比增长超过80%,广州、深圳、东莞等广东省内城市出行热度最高。
近一周以来,在“去哪儿”平台上,“龙舟”关键词搜索量环比上涨136%。而在广东东莞,早已进入一年一度的龙舟时间。携程数据显示,端午假期其旅游搜索热度同比增长超40%。此外,在广东深圳、湖北武汉等地,龙舟赛事已陆续开启并受到许多游客的关注。
文旅产业是赋能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消费市场需求不断垂直细分的背景下,以汉服等为代表的国风国潮成为一股文旅新势力。多家在线旅游平台的数据显示,以本地和周边为主的微度假、避暑和民俗体验主题旅游预订火爆。从“体验中式美学city walk”,到“国风集市”,再到“穿着汉服去簪花”,越来越多年轻人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的出行方式,特色民俗、传统文化等关键词深刻融入他们的出行场景。
当传统佳节撞见“新中式”旅行,游客的消费需求也愈发聚焦于民俗文化的深度体验与探索。旅游平台数据显示,“屈原故里”湖北宜昌、“龙舟之乡”广州东莞等民俗小城成为了端午假期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理想目的地,近两周“华清宫汉服”搜索量同比增幅近220%,博物馆预约一票难求,苏州传统戏曲、福建采茶文化、云南非遗扎染等民俗体验项目热度持续升高,吸引大量游客关注。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6月9日17时52分,2024端午档(6月8日—6月10日,含预售)档期内票房已突破3亿,700多万人走入电影院。作为暑期档的前奏,今年端午档有12部影片定档,数量较去年同期多两部,类型丰富题材多样,给了观众充分的选择空间,为下一步市场持续复苏和繁荣积蓄能量。
携程数据显示,端午小长假国内周边游预订量同比增长20%,周边游热门目的地分别为南京、杭州、上海、广州、苏州、天津、北京、济南、秦皇岛和青岛。同程旅行发布的《2024端午假期旅行趋势报告》显示,今年端午小长假出行市场仍以中短途为主,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及成渝城市游等短途出行需求旺盛。
随着公众本地游、周边游、乡村游、短途游等旅游消费需求集中释放,汽车租赁市场需求旺盛,订单量大幅上涨,休闲旅游租车占比明显增加。数据显示,端午期间,携程国内租车自驾订单同比增长260%,从出行目的地来看,租车去隔壁省“串个门”成为端午出游的常态。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