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新基建背后的铁塔力量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黄冈市分公司(下称黄冈铁塔)自2014年成立以来,在新时代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进程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高效推进我市网络建设,变通信塔为数字塔,赋能千行百业,服务国计民生,为黄冈市数字经济高速发展提供“硬支撑”。
黄冈铁塔作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国家队、5G新基建的主力军,始终坚持贯彻共享发展理念,统筹黄冈市5G网络覆盖建设,夯实5G网络之基。
在我市5G建设中,黄冈铁塔充分共享已有资源,创新建设模式和服务模式,把资源统筹优势、政策支持优势,转化为低成本、高效率的5G建设优势,筑牢网络强国基石。
截至今年4月,累计建成5G基站6122座。其中,黄州主城区建设1055座,5G网络覆盖率达99.3%;各县市共建设5067座,县市主城区5G网络覆盖率达96.3%,乡镇镇区达77.1%,农村达39.5%。
已建成的5G基站中,通过存量改造的站址有5407座,占比88.3%,新建站址715座,占比11.7%,有效降低了投资成本,提升了建设效率。与此同时,5G覆盖率大幅提升,助力5G大规模商用,让信息通信发展成果更广泛、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力促黄冈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黄黄”“安九”高铁沿线座。其中,黄梅128座,黄州18座,蕲春57座,武穴71座,浠水62座。在高铁正式投运前,沿线基站全部完工交付使用,隧道室分全线开通,保障了黄冈高铁经济圈的通信覆盖。
黄冈铁塔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坚持从行业共享迈向社会共享,推动“通信塔”和“数字塔”相互转化。
依托该平台,根据当地森林、水库、地质灾害点、长江等重点领域对实时监测、防灾态势评估、智能预案管理、应急警力调度等的不同需求,积极整合各类资源打造全域感知网,融合各类科技手段,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进一步“量身订制”侧重点不同的全域视频监控综合解决方案,为各行各业数字化治理赋智赋能,全面支撑“智慧黄冈”建设,为守护秀美大别山贡献国企力量。
过去的两年里,黄冈铁塔先后建设超过1000个中高点视频监控点位,存量铁塔占比高达98%以上,节约政府投资超过5000万元,实现全市五分之一的“地面通信塔”变身“数字塔”。
市应急管理局与黄冈铁塔联合开发5G+大别山森林防火智慧监测平台,系目前省内应急行业首创且规模最大的防火信息化项目。
为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适应我市重点森林常年防火新形势新要求,该项目覆盖全市重点林区,利旧超过500座高塔全部安装3公里可见光或双光谱热成像摄像头,利旧近700座铁塔资源安装智能云广播,完成重点林区以及火灾易发多发区域的覆盖。相关设备可通过平台远程进行云台控制及联动,结合后台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实现重点区域无需人员值守的7*24小时预警监控。
黄冈是林业大市、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市现有林业用地面积1226.8万亩,活立木蓄积量305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3.64%。10个县(市、区)森林火险等级有9个一级,以前每年都有5起以上森林火灾。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促使森林火灾数量显著下降,与上一轮森林防火期相比,全市火灾减少50%、过火面积减少86%,森林防火水平实现里程碑式跨越。
黄冈铁塔积极践行习总关于长江大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在黄冈市公安局统筹指导下,联合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和湖泊局、黄冈国投等单位,整合全市涉江行政部门和涉水各县(市、区)前端资源,建成黄冈智慧水域管理平台,倾力打造现代水域治安防控体系,实现全市现代水域治安防控智能化、精细化、数字化、实战化管理。
该平台接入高精度雷达6部、大中型探头共计184处、AIS基站3座,建设了2套长江流域出入黄冈的卡口系统。辖区水域监控覆盖率达到60%, AIS基站覆盖率达到80%,雷达覆盖率达到50%;采集涉水地理信息33条。
平台实现无人值守,自动运行,远程管理,智能巡查;建立涉渔、涉砂、涉鸟、防溺水等行为多部门联动执法闭环管理架构;统筹协调涉水各级行政部门和企业资源,避免多头建设、重复投资;构建起AI算法自动识别、中端应用软件精准预警、后端指挥中心自动派单的联动机制。
下一步,黄冈铁塔势必持续配合政府相关单位,不断整合黄冈境内“一江六系”涉水视频资源,助力打造黄冈“江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最美长江岸线。
洪灾发生时,一座座通信塔承载的网络信号,不仅是政府抢险救灾指挥调度的保障,更是力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冲锋号。
黄冈铁塔不但协同电信企业为防汛抢险指挥和通信网络畅通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还利旧102座基站铁塔资源,整合水库沿线个社会杆挂载星光级摄像机,为市应急局补充完善“防汛抗旱一张图”视频监控系统。
该系统可监控黄冈境内大小河流、湖泊、水库等重要水域,可为政府部门及时掌握水位、流量等数据,以及周边的气象、水文等信息,进而准确预判灾害的发生和规模,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灾害造成的损失。同时,该系统还能够实时传输监测画面,有助于工作人员更好地了解灾害现场情况,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组织救援、物资调配等重要支持,提高了防汛抗旱工作的应急响应能力。
一方面,黄冈铁塔发挥自身优势,在3个月内迅速完成350M通信专网基站设备的布设,基本实现黄冈山区、城镇、道路全覆盖,使基站网格化覆盖率提升近30%。此举进一步提高了我市跨区域通信能力,以及安保指挥调度的保密能力。
另一方面,黄冈铁塔针对PDT基站现有规模进行应急自组网定制化应用创新。新技术可以迅速搭建起一套临时性的通信网络,有效解决突发事件中由于断电断网造成通信基础设施瘫痪,以及我市大型商场、封闭式建筑物、地下停车场等信号接收不稳定的问题,为门提供了又一层强大的通信保障。
与此同时,该系统具备数据共享和多应用协同处理能力,在黄冈春节龙灯会、五一风筝节等大型活动现场,已成功提高了警务工作效率。
五一期间,麻城龟峰山古杜鹃群落迎来盛大花季。黄冈铁塔利用高塔资源,实现高空俯瞰、全景展示,让观众更加全面地了解古杜鹃群落的生态环境与特点。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让更多的人欣赏到万亩红色花海的壮丽景象,扩大了黄冈文旅业的影响力。
这种慢直播形式,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加全面、生动的服务体验。具有低成本、高画质、高稳定性的特点,可成为政府以及其他部门单位的外宣窗口,助力招商引资、景点推广、乡村振兴、特产销售等工作。
此外,针对关注度高、主题性强、画面丰富的慢直播视频资源,还可二次加工,剪辑成高质量的短视频,借助顶端新闻客户端、微博、抖音、快手、视频号等平台,对话题包装后再次分发,以便放大传播声量,提升传播效果。
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需积极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加快降低碳排放步伐,有利于引导绿色技术创新,提高产业和经济的全球竞争力。
黄冈铁塔紧跟国家战略,把握“双碳”目标带来的机遇,持续加快新能源发展布局,从换电和共享出行等方面服务大民生。
“铁塔换电”,是铁塔公司针对外卖、快递行业电动车续航短、充电慢、冬季电池衰减大、寿命短等问题,量身打造的解决方案。整套产品由无人值守智能换电柜、智能锂电池、业务运营平台、手机客户端组成,客户只需下载“铁塔换电”APP,即可轻松完成租赁电池、智能换电。
截至目前,黄冈铁塔已在我市广泛布设换电网络,全市已建设换电柜70个,面向外卖及物流骑手等提供低速电动车动力电池换电服务,换电骑手超过千人。
2023年,黄冈铁塔规划建设“骑手之家”,为广大外卖骑手及其他户外劳动者提供休息、换电、租车、修车等一站式服务。届时,在这个大“家”里,冷了能取暖,热了能乘凉,渴了能喝水,累了能歇脚,能够让他们在风雨兼程之余,有一处像家一样温暖的地方!
“自从有了铁塔公司的共享电单车,我们出门办事方便多了。”近日,英山县杨柳湾镇居民连连点赞黄冈铁塔。
2022年9月底,黄冈铁塔与龙感湖管理区政府签订《黄冈市龙感湖管理区共享电单车服务项目合作协议》,全市首个“铁塔出行”共享电单车项目在龙感湖管理区成功投入运营。这一消息被人民日报、湖北日报、黄冈日报等媒体相继报道,在我市多个乡镇掀起“绿色出行”新风尚。
黄冈铁塔紧紧把握“数字经济”发展及“双碳”目标带来的机遇,致力于服务国计民生、彰显国企担当,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下真功夫。为满足乡镇群众便捷出行的需要,2022年10月至今,黄冈铁塔已先后在龙感湖管理区、浠水县散花镇、武穴市余川镇、英山县杨柳湾镇,以及蕲春县刘河镇共计投放500辆共享电单车,高效解决了当地居民1~4公里短途出行需求。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